为助力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快速融入学院大家庭,顺利衔接学业节奏、平稳开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生涯,9月9日上午,学院召开了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见面会,为新生搭建起熟悉学院环境、对接师生资源、明晰成长方向的重要交流平台,为其研途起步注入“强心剂”。学校党委副书记杨奇才,学院党政领导、硕士生导师、党政办主任、研究生辅导员、2025级全体新生以及老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,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谢清明主持。

见面会以“分阶段、强衔接、重实效” 为原则有序推进,三个环节层层递进、各有侧重。
第一阶段:欢迎与期许
杨奇才在讲话中强调新生要始终坚持“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”,牢记求学初心与时代使命。坚持目标导向,需以锤炼过硬专业本领为核心支撑,让成长有“方向感”;坚持问题导向,要通过深化理论学习、强化科研训练、提升综合素质扎实推进,让探索有“突破口”。

丁小珊结合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需求与研究生培养目标,对新生提出三点明确要求:一是高度重视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,以“钻劲”啃下专业硬骨头,扎实筑牢知识根基;二是主动建立与导师的常态化沟通机制,及时反馈学习困惑、交流科研思路,让指导 “不缺位”;三是坚持 “理论+实践”双轮驱动,积极参与学院理论宣讲团、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,在知行合一中提升综合能力。

随后,导师代表王英老师从育人视角出发,为新生分享了研究生阶段学习与成长的建议;老生代表张兴义结合自身经历,传授适应研究生生活、高效学习的经验技巧;新生代表李垒基则代表全体新生发言,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的憧憬与规划。
第二阶段:师生双选、精准对接
师生交流环节聚焦“让导师找到适配学生、让学生选对研究方向”的核心目标。学院全体硕士生导师依次详细介绍个人主要研究方向、近年科研成果、在研项目进展等,为新生提供“立体式”导师画像;2025级新生亦逐一结合本科专业背景、学术兴趣点、未来研究设想展开分享,既展现个人优势,也坦诚表达发展诉求,助力导师更精准地把握新生的学术基础与成长潜力,为后续师生协作科研、个性化培养筑牢基础。

第三阶段:专业教育、锚定坐标
学院研究生教研室主任王英以“明晰专业方向,走好研途第一步”为核心,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硕士点定位、核心研究范畴,系统讲解了硕士阶段专业学习的学科定位、研究范畴、如何学习、为何而学等关键问题,帮助新生进一步明确学术方向,理清学习思路,为后续专业学习与科研实践做好充分准备。

此次新生见面会的成功举办,既是学院对新生的“暖心迎接”,更是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“开篇布局”。它不仅让新生全面、深入地掌握了学院发展概况、学科特色与学业要求,更搭建起师生双向了解、深度互动的桥梁,为新生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,开启学业进阶与个人成长的良好开局提供了坚实保障,也为学院接下来高质量推进2025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筑牢了起点。